目录
教育观察
课堂节奏重构及梯级知识点激发式在线教学模式改革 王立;赵贞;马放;1-5
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“3+X”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孙长平;卢兆信;崔宝凤;王法社;6-10
卷首语
洗耳 王国梁;3
教育管理
基于CIPP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吴爽;阳恋雨;11-14
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许卓韬;易灿南;彭宇;李浩;李广利;李开伟;15-20
论保罗·弗莱雷的师生关系观及其启示 陈泳坪;21-23
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思想对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启示 周雅娟;裴嵘军;24-27
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翟曼宁;田沅鑫;刘乐琪;28-30
《颜氏家训》中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 刘思文;杨云兰;31-33
基于网络素养教育的高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研究 成丽娟;王巍;34-37
思政教育
新媒体背景下党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段兰兰;38-41
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 田颖;刘琪;张洋;42-45
智能思政: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钟维萍;46-49
青少年网络文化审美行为流变与教育路径研究 王建华;50-53
新时代“00后”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探析 谢敏霞;54-57
网红经济对“00后”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刘美华;叶桦畅;61-64
教改教法
课程思政导向下金融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讨 莫媛;陈德凯;65-68
“理论+案例”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刘靖羽;邹艳;69-72
基于Matlab的大学物理溯源式教学——以行星运动问题为例 郭云均;73-77
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热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赵文辉;许文武;78-81
BOPPPS视角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——以数值计算与仿真课程为例 朱捷;刘星;王永成;王淳;82-85
基于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——以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业群为例 赵东;蒋平江;朱永伟;86-91
浅析疫情影响下的焊接技术课程教学应对策略 高宇曦;92-94
新工科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课程群育教融合探索与实践 操礼林;陆春华;崔钊玮;陈妤;刘洋;95-98
线上线下混合式金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睿鹏;韦海成;朱新杰;李静;99-103
“三教”改革背景下饮料加工技术课程“产学研创”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——以果蔬蛋白饮料加工模块教学设计为例 陈婷;104-107
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探索 张亚南;曲蛟;李超;孙佳琼;108-111
地方高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 祁红学;李利红;赵冰清;112-115
基于任务驱动的城乡规划原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成量;116-119
课程思政背景下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——以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课程为例 冯美仙;120-123
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秦一嘉;124-127
药学类专业“中高本”贯通培养转段考核方案研究 孔庆新;张径舟;李思阳;罗丽梅;王德选;128-130
新形势下振兴和发展中医药的学生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王锦涛;李正良;杨萍;蒋仕菁;131-133
课程思政
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陈媛媛;许玉荣;134-137
密立根油滴实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探索 黄文奇;于岩;138-141
交通强国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索 吴立烜;柳伍生;周爱莲;142-145
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遗传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吴秀兰;唐文武;魏超;陈刚;146-149
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——以“人体精子发生”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 李真;段君君;庄园;马永臻;高月;丁祥云;150-154
“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”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 谢青海;李曜嫄;张楚旋;宗钟凌;155-158
“市政管道工程施工”课程思政探讨 闫豪;159-161
高校来华留学生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——以“中华饮食养生”课程为例 郭晶;162-165
基础教育
高考视角下家长焦虑情绪的原因分析及调适策略探析 孙珊珊;166-168
读图时代以图为中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构建研究 张红燕;169-172
例析DRTA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刘璐杰;173-176
文化博览
基于网络游戏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优势、问题及展望 陈静圆;杨会;177-180
诗歌的阐释与翻译的多元——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为例 王雪梅;181-184
徽文化负载词外宣翻译策略分析和研究 程晓婷;姚岚;185-188
龙头老太(续前) 方兆祥;189-190
铁血残阳(续前) 甘臻;191-192
平原的密码(续前) 许辉;193-194
学习真的不可“已” 刘玉真;195
征稿启事 196